浙江医疗服务进入“互联网+”快车道

2017-03-24

挂号排队、看病排队、检查排队、收费排队、取药排队……在浙江,这些曾经代表大型综合医院的“符号”正在悄然发生改变,取而代之的是以注重患者“用户体验”、改善医疗服务模式的“互联网思维”,排队变预约、大病小病不出县、足不出户看专家。

 

借助互联网工具,门诊医疗逐步从线下转到线上,医疗资源借助大数据实现共享共用,新型的医疗模式不断涌现,浙江的医疗服务逐步走向“互联网时代”,不少长期困扰医患关系的医疗痼疾被一一破解。

 

 “一网打尽”看病等候环节,探索全流程医疗线上服务

 

“让病人更有尊严地看病,首先要从医院的就诊流程入手。”面对挂号、候诊、收费队伍长,看病时间短的“三长一短”难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以下简称“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针对这种情况,浙江通过“互联网+智慧医疗”的方式优化诊疗全流程,不少医院借助微信、手机APP、医院自助机等平台,通过预约诊疗等方式,缩短挂号候诊时间,有效地减少患者扎堆排队现象。

 

病人只要通过手机APP输入信息,就能预约挂号,医生的擅长领域、门诊时间、挂号数量在手机端均一目了然。

 

诊疗与互联网“握手”,不仅免除了患者的奔波之苦,还大大降低了就医成本。只要有手机或电脑,登录相关医疗服务的软件,就可与大医院的名医“面对面”。

 

从就诊效果来看,患者在全流程信息提醒和引导下就医,就医时间从传统的4-5小时,缩短为1.7小时,患者满意度达95%以上。

 

打破医院“围墙”,探索医疗资源“云”下沉

 

有赖于互联网搭建的分级诊疗体系,当下级医院遇到医疗难题和突发病患情况无法解决时,大医院的专家能够马上介入治疗。省级医院与对口的医疗资源下沉医院间实现深度信息共享,不断推进双向诊疗,就能将医疗资源更好地覆盖更广大的人群。

 

 在不少医疗行业管理者看来,基层医疗卫生的服务能力是患者病情的基本保障。目前,互联网技术在推进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和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方面作用凸显。

 

提升患者就医的“获得感”,探索患者管理新方式

 

 “院前加速预约,节约患者时间;院中专人全程记录病情,加速转诊,给予患者心理关怀,重视就诊感受;院后远程随访、健康管理,提供完整的连续性服务。”蔡秀军说,全面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要从提升患者就医的“获得感”入手。

 

目前在浙江,许多国内首创的医疗管理模式应运而生,例如国内首家推行“全院不加床”医院、首家设置入院准备中心的医院都在浙江,依靠互联网大数据动态管理系统,打破住院科室的“冷热不均”调配全院床位,减少了病人候床和等待手术的时间,降低费用。

 

另外,浙江各家医院还利用各自的云平台,对患者的病程进行精准化管理。当患者入院后,医疗团队在全面评估患者的状况后就会将详细的诊断信息录入到相应的系统中,为病人生成完整的电子健康档案。通过数字化的病例管理,避免了病人在以后转诊、复诊、回访时进行不必要的重复诊疗。(新华社|唐弢)

(部分内容有删减)


Copyright © 2007-2016 | 杭州特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浙ICP备12001909号-1 |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0456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特扬客服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