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H2中国在线问诊盘点,基于互联网医疗参与厂商现有资源和厂商运营能力的变化情况,从市场规模、价值标准、行业趋势、技术动态等方向进行了对这一阶段问诊市场的变化情况的分析。
易观分析:
Analysys易观监测显示,2016年移动医疗市场规模达到105.6亿元人民币,增幅达到116.4%,为2011年以来最高。

看点一:
移动医疗“资本寒冬论”存疑,市场资本向头部流动,智慧医疗等热点领域与专科服务等传统优势领域受到追捧

2016年互联网医疗健康领域共发生投融资事件415起,为2013年以来第二高的年份。投资轮次来看,早期创业投资数量锐减,B轮以上投资事件稳步上涨,资本向头部企业集中。
Analysys易观分析认为,移动医疗不是资本最好的短期增值渠道,但是仍然是长期视角中最可靠得渠道之一。

目前,互联网医疗以行业痛点作为切入口助力医疗行业信息流通,推动服务方式革新;通过平台搭建、数据处理、大数据分析、运营流程再造等技术创新推动医疗市场供给端生产力革新,成为传统医疗的改革动力和有效补充。
看点二:
基于医疗服务低频属性,医生因素是问诊市场最大变量
医生是医疗服务的关键节点和核心变量,医生的质量、科室覆盖率、医生在线时间直接决定了在线医疗的市场规模和患者影响力。多点执业与医疗服务市场化趋势下,医生时间的占有能力成为企业核心供给能力和市场潜力的重要衡量标准,具体指标可以总结为:注册医生规模、医生活跃程度、医生使用时长、启动次数等。
问诊、挂号是获得医生用户的高效入口,以在线问诊为例,它是独立于传统医疗的业务模式,互联网用户使用时间最长,用户使用习惯最好,整体用户价值较高。
看点三:
互联网医院本质是将在线问诊同其他医疗环节打通,将在线问诊与医疗服务紧密结合
互联网医疗企业主导的互联网医院是基于自身强有力的挂号、问诊入口,快速帮助医院实现前端业务互联网化,并通过自身资源快速带来大量多点执业的高质量医生,帮助医院合理分配医生产业资源。
对于传统医疗机构来说,数字化是新时代医院运营的刚需,与信息化企业联合打造互联网医院。即一方面从前端建立线上挂号、问诊系统,另一方面再从后端打通医院各个信息化系统,最终形成以互联网作为工具对医院进行整体运维的业务模式。
看点四:
人工智能赋能供给端,伴随医疗市场需求与研发成本的博弈
基于智慧医疗政策和资本的利好态度,2016年下半年,研究机构与企业不断深入基于医疗大数据的人工智能算法研究与应用场景拓展,在AI+医疗领域进行了诸多布局。例如,百度宣布发布“百度医疗大脑”研究计划,基于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技术,辅助医生进行诊疗,提升诊断处方环节效率。IBM Watson基于认知计算帮助医生建立个性化询证癌症诊疗方案。
(文章转载自:易观,部分内容有删减)